主站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北京
  • 河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东
  • 甘肃
  • 安徽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忘记密码?注册

    2015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分析

    2016-01-26 09:20:40

    分享: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jingjia.org/


      京佳教育 侯雪次

      2015年11月1日的教师资格证统考已经结束,接下来京佳小编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真题试卷进行分析,分析各模块的考试比重和考查题型,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题型、题量、内容分析

    题型、题量

      

    模块

    单项选择题(20道)

    40分

    简答题(3道)

    30分

    材料分析题(2道)40分

    教学设计题(1道)40分

     

    分值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5道

    2道

     

     

    30分

    学生指导

    7道

    1道

    1道

     

    44分

    班级管理

     

     

     

     

     

    学科知识

    4道

     

     

     

    8分

    教学设计

    2道

     

     

    1道

    44分

    教学实施

    1道

     

    1道

     

    22分

    教学评价

    1道

     

     

     

    2分

      根据上表可知在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中,学生指导和教学设计是考试的重点,涉及多个题型,分值也接近总分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多以单选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也需要注意,再次是教学实施,常常在材料分析题中涉及,要求考生根据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学科知识和教学评价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加以考查,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次考试中没有考查班级管理的知识,但是这部分内容也是重点,考生不可忽视。

      二、考点分析: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1. 教育学的发展及代表作:《论语》

      2. 教育道德发展:马克思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义务教育法》首次颁布的时间是1986年

      4. 教师劳动的特性:长期性

      5. 教育研究的方法:隐性观察

      6.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简答题)

      7.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简答题)

      模块二:学生指导

      1. 品德的结构:道德认识

      2. 意外事故的处理:煤气中毒的方法

      3. 感觉的规律:感觉对比

      4. 意志:双避冲突

      5. 知识学习的分类:下位学习

      6.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7. 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疗法

      8. 知觉的特性(简答题)

      9. 德育(材料分析题)

      模块三、学科知识

      1. 课程的分类: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2. 课程内容的组织:纵向组织

      3. 教材的种类

      4. 课程的分类

      模块四、教学设计

      1. 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 教学目标的分类:情感性目标

      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40分)

      模块五、教学实施

      1. 教学方法

      2. 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处理教材内容(材料分析题)

      模块六、教学评价

      1. 个体内差异评价[page]

      三、京佳提示

      根据近几年真题研究发现,《教育知识与能力》按照考纲标准一共分为七个章节,考试所占比重较大的四个章节是:学生指导、教学设计、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教学实施。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有所侧重的复习,根据高频考点、重难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备考时,基础阶段考生应该熟读教材,撒网捕鱼,力图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冲刺阶段考生可以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查漏补缺,着重把握高频考点和重难点,做到高效合理的利用时间,

      四、复习策略

      (一)理清思路、建立体系

      在备考时很多考生面对参考资料时觉得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复习毫无章法,自己也不知所云,时间消耗了但是复习毫无效果。其实任何知识都有其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模块,考生要理清思路,建立清晰地体系和知识脉络,熟悉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就可以把厚书读薄。

      (2)重要、易忘的知识点要善于总结,充分利用记忆术进行记忆

      比如在教育学家的著作、代表观点是必考内容,尤其是外国的教育家,考生根本不熟悉,因此必须利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精细加工策略(关键词法、谐音联想法、位置记忆、缩减和编歌诀的方法)进行有意识记。

      例如:名人:赫尔巴特:“一、二、三、四”(一本书、二理论、三中心、四阶段)

      考点一: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家,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1806年他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该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的科学的教育学著作。

      考点二: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考点三:赫尔巴特强调对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

      考点四: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和“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

      考生在记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只需记起“一、二、三、四”的具体内容即可。可以减轻备考的压力。

      (3)相似知识点,对比记忆;相关知识点,联结记忆

      知识中有很多知识是前后相关的,考生可以衔接起来记忆;对于相似且常考知识点(如实质教育论和形式教育论、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等)考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差别进行对比记忆。

      五、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2.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 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 味觉刺激

      1. C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

      2. A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

      (二)简答题

      1.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1. 【参考答案】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三)材料分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采取新的方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1. 【参考答案】

      针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观 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i)。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a0)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i)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ding)沸(fe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guan)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a0)浪吼(hau)。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ui)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阅读环节。[page]

      26. 【参考答案】

      (1)《观潮》是一篇以叙事的形式出现而重点在写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写作特点:

      ①开篇点题。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引用了人们的朴素赞语“天下奇观”,而且是“自古以来”,既显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声势,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历史悠久。

      ②层次清晰。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描写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清晰明了。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3)阅读环节设计: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奇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自读,出示自学提纲

      ①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观潮的?

      ②作者抓住了什么来体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③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

      2. 分小组讨论,再次品评

      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景物。

      由于引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通过读、画、议,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

      二、创设情境,精读感受

      播放钱塘江潮的视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读、悟、议、赏、再读、想”,重点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 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 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 议。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

      出示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大家各抒己见: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

      4. 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 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

      6. 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总结回顾,再读欣赏

      学完全文后,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在讲台上朗读,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表现力。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以原文公告为准

    上一篇: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及真题练习题

    下一篇:2007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北京丨河南丨陕西丨山西丨浙江丨甘肃丨湖北丨山东丨河北丨黑龙江丨湖南丨内蒙古丨新疆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