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北京
  • 河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东
  • 甘肃
  • 安徽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忘记密码?注册

    2016年选调生申论范文:精准扶贫当依靠科学体系

    2015-12-23 14:06:52

    分享: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jingjia.org/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近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 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其实,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又何尝不是整个国家殚精竭虑的一件大事?

      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矢志扶贫30多年的中国,对此既有丰富经验丰硕成果,也有时不我待的攻坚压力。目前,中国仍有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7000多万人,要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亟须转变方式和创新机制,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其核心在于,推进形成精准扶贫的科学认知,探究攻坚克难的科学途径,支撑全面脱贫的科学决策。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需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战略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

      健全精准扶贫的分级行政体系应摆在首位。全国宏观层面重在制定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规划与配套政策,率先解决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短缺问题;省域层面重在分类指导、分区诊断,将扶贫开发与区域规划、城乡发展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产业互动、区域联动;贫困县层面,则应立足发展阶段性、差异性,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将扶贫开发与发展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融合,实行整村推进、靶向治疗。

      由于贫困情况不断发生着变化,推进精准扶贫离不开管理机制的创新。需要创建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 指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模式,构建政府管理、法制约束、市场调节的融合机制;健全多维度贫困测算与动态管理方法,切实解决漏贫、返贫、“被脱贫”等“三贫”难题,纠正追求数量指标、主观冒进导致的“假脱贫”;扶贫资金项目申报责权应下放到县,让贫困县灵活、精准支配资金,变“大水漫灌”为“精细滴灌”。

      农村产权制度不完善、治理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贫困化的重要原因。精准扶贫制度应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和公平的分配权利,创新国家政策性银行机制,建立精准扶贫专项授信基金,破解扶贫企业资金缺、贷款难的困境;也应进一步推进贫困县综合改革试点,围绕消除贫困村、整治空心村、根治乡村病,激励企业、民众和社会团体投入中国乡村的减贫与发展事业。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

    相关阅读:

    2016年选调生申论范文: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2016年国考申论范文:社会领域·乡村教育主题

    2016年国考申论范文:讲话稿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以原文公告为准

    上一篇:2014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能力要求之“概括能力”

    下一篇:2014年河南选调生申论热点:穷县穷折腾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北京丨河南丨陕西丨山西丨浙江丨甘肃丨湖北丨山东丨河北丨黑龙江丨湖南丨内蒙古丨新疆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