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北京
  • 河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东
  • 甘肃
  • 安徽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忘记密码?注册

    2019年选调生面试热点——村民办寿宴被取消低保

    2019-04-11 17:10:33

    分享:

      

      【热点回放】

      据报道,2018年12月30日,湖北恩施当地有村民为母亲办70岁生日酒,村支两委接到村民举报后,劝阻无效。今年1月,村民将此事反映到该镇纪委,该镇纪委责令村支两委严肃处理。根据村规民约禁整“无事酒”的规定,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取消王某某一家三口的低保待遇,自2月起执行。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生日酒就是无事酒,正规办酒只包括结婚和丧事,不仅不能超标,还需向纪委报备。

      【积极意义】

      当下,禁止村民办酒的规定,在不少地方都有。此举初衷是好的,通常是为了遏制当地的酒席乱象、移风易俗。在我国,低保制度原本是专门针对生活困难群众实施的一项兜底性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背景下,如果一方面身为生活困难的低保对象,另一方面又大操大办“无事酒”,当然不合理,也不应该是制度所允许的。

      【存在问题】

      但是,我认为这里有三点需要商榷:

      第一,村委会用取消低保的方式,对办寿宴这类的办“无事酒”行为予以惩罚,不合规不合理。理由一是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规定,享受低保的决定性因素是申请人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法规并未规定低保户不能办酒席,村民办酒属于私权领域,公权力不能随意干预;理由二低保的发放单位是民政部,村委会显然不能决定取消与否,这属于违规操作。

      第二,办酒不等同于大操大办。因操办“无事酒”而取消相关村民的低保待遇,这种将“无事酒”与“低保”挂钩背后的逻辑就是——办“无事酒”,可能涉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我认为,在完全不考虑所办酒席的具体事由、宴请规模、开支花费的情况下,便将除了红白喜事之外的其他办酒行为简单一律视为“无事酒”,显然不够合理规范,也缺少说服力。

      第三,移风易俗不等于罔顾民俗。为70岁老人办寿宴是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体现,是儿女孝顺父母的真实表达,对高龄老人是一种爱和尊敬,只要没有铺张浪费,这种传递亲情的办酒,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民俗乡情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保护的,而不该为了便于管理而一律禁止。即便是一些落后的民俗,也应该考虑民情民意循序渐进的改良,我仍记得,当年部分地区强行落实绿色殡葬酿成老人为了土葬而频频自杀的惨剧,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改革的初衷虽好,但也要注意方式和力度,否则就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

      【提出建议】

      所以,我认为,将“无事酒”与“低保”挂钩,并非完全不可行,但要将这种挂钩真正做好,使之充分合理合法,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公信力,又不是简单操切为之,而必须确保其规范性,不仅要在实体上充分证明相关“无事酒”的奢靡铺张性质,也要确保“取消低保待遇”审批程序上的规范性,以保证充分合法合规。

      当然,在没有出台规范性的制度之前,以取消低保的方式去移风易俗,显然不是良策。不论是村委还是镇政府亦或是上级相关部门,须出谋划策,应以宣传引导为主,严以用权,引导百姓形转变传统观念,助力新风尚的形成。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以原文公告为准

    上一篇:2013年安徽选调生面试考情分析

    下一篇:2019年选调生考试教育面试热点——大学生作业抄袭成风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北京丨河南丨陕西丨山西丨浙江丨甘肃丨湖北丨山东丨河北丨黑龙江丨湖南丨内蒙古丨新疆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