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北京
  • 河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东
  • 甘肃
  • 安徽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忘记密码?注册

    招教考试教育学第九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2015-08-21 14:23:55

    分享:

      

    【导读】最新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jingjia.or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第九章第四节)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在各个方面交叉渗透。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家庭教育也不断地变换着内容和形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子女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1)解答疑难。家长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解答要具有启发性,二是要考虑子女的可接受性。

      (2)指导读书。家长要根据子女的思想状况和学习需求,介绍和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讨论书中的有关问题。

      (3)树立榜样。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修养、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4)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能借助于游戏规则来调整和约束孩子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和谐的家庭环境;第二,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第三,理解和尊重孩子;第四,家长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社区环境对儿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他们走出家门,同更多的同龄人交往,参加群体的活动,以使他们更快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并注意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他们选择交往的伙伴。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各种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是指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各种业余学校等。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由于报刊、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灵活性、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等特点,它们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并对他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教师和家长在指导青少年儿童接受宣传教育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影响。[page]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构,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同时,学校具有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环境好、规章制度健全、育人周期长等明显教育优势,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容易得到包括党政机关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协助。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者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效果。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校外教育组织的任务是:相互交换情况,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表现;宣传好人好事;制定转变后进生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共同协商一些主要问题,如学生勤工俭学,校外文体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指导教师和场地等问题。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学校应与宣传部门、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及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联系,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及实践能力。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社会各界可以指有关工矿、企业和部队等单位。学校可以请这些部门的优秀同志到学校作报

      或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也可以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访问和劳动。

     

      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学校成为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家庭和社会应大力支持学校工作。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以原文公告为准

    上一篇: 2015年陕西招教:政治模块备考指导

    下一篇: 招教考试考点: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汇总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北京丨河南丨陕西丨山西丨浙江丨甘肃丨湖北丨山东丨河北丨黑龙江丨湖南丨内蒙古丨新疆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