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 河南
  • 陕西
  • 山西
  • 北京
  • 河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东
  • 甘肃
  • 安徽
  • 天津
  • 浙江
  • 江苏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新疆
  • 新疆兵团
  • 忘记密码?注册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针孔摄像头”泛滥需重拳治乱

    2019-06-21 18:33:57

    分享: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分享到:

      “难道出门要带帐篷”、 “住宿要进行‘地毯式’搜查和‘侦探式’自救”……这些调侃的背后体现了网友对当下“针孔摄像头”泛滥的愤怒和无奈。

      当你出差、旅行入住酒店、民宿,走进房间,放下行李,可能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看看窗外的风景?在沙发上小憩?现在,你会被许多人提醒,暂时不能放松疲惫的身躯,你需要尽可能仔仔细细将整个房间检查一遍,你需要确认,这间房间里没有一个黑洞一样的针孔摄像头。

      你细致地抚摸房间沙发座椅,趴在地上查看所有插座,看看正对着睡床的镜子上有没有粘贴着可疑的小纽扣,反复检查路由器、遥控器等等一切可以移动着的小物品,否则无法安睡——近日,河南郑州玉泰酒店和深圳某优衣库门店两起“针孔摄像头”事件被连续曝光后,网络上到处流传这样的技术贴,教你如何避免踏进针孔摄像头“黑洞”。

      酒店、试衣间被曝光藏有针孔摄像头偷拍并非新鲜事。摄像头越变越小,它的隐身地越来越广,酒店、商场、民宿、出租屋、洗手间……每一个偷窥的针孔里,都有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从违法生产监控设备,到专人将设备改装到遥控器、路由器、插座等多种日用品上,再将其安置于酒店、商场等场所,直至将偷拍的照片、视频放到网上明码标价售卖……利益链绵延不断,每个环节几乎都是违法成本低、非法所得太容易。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以下罚款。即使是抓到了嫌疑人,在对偷窥、偷拍器材的法律定义上,也缺乏清晰的概念,对侵犯隐私行为的民事赔偿更缺乏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早前,杭州西湖区法院曾以非法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判处组装针孔摄像机非法牟利的一名男子有期徒刑8个月,引起广泛关注。此后,针孔摄像头事件虽层出不穷,但处以刑罚的却不多见,此次深圳优衣库针孔摄像头事件涉案人就是被处以行拘10日处罚,已经是对偷窥者依法处罚的上限。

      违法成本低、惩罚力度弱,非但不能震慑违法犯罪,反而可能使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偷窥、偷拍乱象频现,屡禁不止。日前就有媒体报道,在郑州科技市场,微型摄像头、针孔摄像头等易于偷拍的装置很常见,像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一样随意买卖。而正是这样的“日常”,不仅让许多无辜者深受其害,更制造出大量重污染的低俗文化、垃圾文化。这些“日常”激发了猎奇心理和偷窥欲望,贩卖感官刺激和色情暴力;这样的“日常”扭曲着社会价值观,不以偷窥为耻,反而偷窥手段越潮、越“黑科技”,越感到荣耀;这样的“日常”甚至演进为,偷窥成正义,成为到拉帮结派、打击异己的手段。

      是时候重拳治乱了,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信息安全危机重重,保护民众隐私权显得尤为迫切。要切断针孔摄像头利益链,民众需要防范技术贴,立法部门、执法机构也需要弥补法律漏洞的线路图,需要在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全方位加强监管,打击各种偷窥、偷拍、窃听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一罚了之。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以原文公告为准

    上一篇: 面试热点:强化责任意识,担当历史重任

    下一篇:2020公务员面试技巧: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北京丨河南丨陕西丨山西丨浙江丨甘肃丨湖北丨山东丨河北丨黑龙江丨湖南丨内蒙古丨新疆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关闭窗口